首页 > 节日大全 > 传统节日 > 春节 > 过小年的礼俗

过小年的礼俗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3-01-24 浏览次数:1797

按传统习俗,一般说来,北方是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南方则是二十四日。过小年是进入过年节期的标志日,是过大年的序幕。

按传统习俗,一般说来,北方是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南方则是二十四日。过小年是进入过年节期的标志日,是过大年的序幕。

过小年过小年的习俗在许多地方已经基本消失了,尤其是在一些城镇地区,就是刚从农村进城的人,在过小年的那天中餐也只是比平日多加几个菜,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一顿,以示未忘这一天是过小年的日子,而其他的传统礼俗基本上没有了。

在一些农村,这天除了吃小年饭,一个重要的礼俗就是祭灶神。至今部分乡村农家仍在中堂上供有“东厨司命”的灶神神位,也有的在灶前设一用纸书写的灶神牌位。他们认为灶神的职权是代天神监视每家人的行为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日上天作总汇报,除夕时再返家续职,灶神的汇报决定着上天是赐福还是降灾,是让人穷还是让人富。于是信仰者便从自家利益出发,对灶神采取滑稽的态度。人们担心灶神上天打小报告,就用供品祭祀,其用意是让灶神吃了嘴软,上天去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另一种做法是在灶神神位前供麦芽糖,这种又甜又粘的糖,又叫“胶牙糖”,不仅粘住了灶神的嘴,也甜了灶神的心。这样灶神就应人们所请“好事传上天,坏事丢一边”了。

伴随祭灶的礼俗,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灶神爷的传说故事。一则故事说到,从前有个名叫张生的富翁,他娶了个容貌端庄、性情贤淑的老婆郭氏。起初,两夫妻感情很好,后来,张生娶了一个很漂亮的李氏为妾,就把原配妻子郭氏赶出了家。张生和李氏终日吃喝玩乐,不到两年,便把家业挥霍一空。李氏见他变成了穷人,便离开了他,另外嫁了人。后来张生成了乞丐,沿街乞食。在大雪纷飞、北风凛冽的一天,他晕倒在一个富翁家大门前。被富翁家的人发现并救活了他。当张生知道救活自己的恩人是过去被自己赶出家门的老婆,并知道她被抛弃后,至今不愿再嫁,且一直尊敬老人,济贫救苦,品行端正,张生感到万分羞愧,无地自容,急想躲藏,匆忙间,错进灶堂里去了。富翁家郭氏到了厨房,看到前夫张生被烧死在灶里,悲愤万分,忧郁至极,不久便也死了。天上玉皇大帝知到此事后,认为张生知错,便饶恕了他,还封他为“灶神”,后人又把郭氏奉为“灶神母”。这就是关于灶神的来历。 过小年

祭灶的习俗具体始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记载。从文献看,《论语》中就有了”与其媚干奥,宁媚于灶”的话。如再往前追溯,敬奉灶神其实是原始部落崇拜火神的演变,在原始氏族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不熄灭之火便是他们的灶,因而在原始人那里,火神与灶神是一致的。后来有了支锅煮食的灶,灶神的形象则依次为三足支锅石、铁三脚、女性神、男性神等。据文献所载,祝融、黄帝、炎帝、火曜星君等都曾被冠以灶君神位。近世多以男性神为灶神,叫灶君、灶王爷、东厨司命等。近代由于灶王长得像个小白脸,所以北京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以防男女之嫌。

如今随着城市化与科学性的发展,这些传统的风俗已经慢慢消失,仅有小数农村依然保持着这些古老的习俗。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用户

沙发

2013-03-13 19:16:27
总计 1 个记录   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文章

关键词: 过小年的礼俗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