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传统节日 > 春节 > 广州新春风俗

广州新春风俗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3-02-03 浏览次数:2668

广州的风俗既有原文化哺育的结果,又有古越族遗风的韵味,更有面对世界吸取海外新鲜时尚的情趣,对于广州当地的新春风俗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广州的风俗既有原文化哺育的结果,又有古越族遗风的韵味,更有面对世界吸取海外新鲜时尚的情趣,对于广州当地的新春风俗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广州旧有“新春习俗歌”很能代表当地的新春风俗,“腊月二十三,晒被洗衣衫;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从腊月二十三谢灶那天起,广州称之“入年关”,每年的活动都安排得满满的,上面那首民谣反映的是郊区农村的情况。城里则是二十三谢灶,二十四开炸,二十五蒸糕,二十六扫屋,二十七洗东西,二十八包粽,二十九贴对联,三十团年。

迎春花市是广州春节风俗的最大的特色。家家户户都在除夕逛花市,买鲜花,这是外地所少见的。一般家庭都买一枝桃花,一盆金桔,两头水仙以及一束菊花、芍药、剑兰、银柳之类。

春节的传统食品方面,过去要炸煎堆、油角,这是家家必备的春节小食,人有我有。近年已为中式糖果,高级点心所代替。另外,广州人喜欢蒸糕,主要有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等,糕分九层,又叫“九层糕”,象征“新春步步高”。

在娱乐方面,民间至今仍有舞狮志庆的习惯,狮子队沿街起舞,谁家要招来这一瑞兽, 即悬“青”于门,内有“利是”,少则18元,多则180元,取个好意义而已,有些户主还引狮入屋,上床耍舞,以图吉利。

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特别是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内包纸币多少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作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

“人日”游花地也是广州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过去世俗以正月初七为“人的生日”,传说这一日天气晴好,主所生之物盛发。南国春早,正月初七前后各种花卉正在盛开,人们举家出游,到郊野去“寻夺”,或登白云山、越秀山,或到广州的花卉基地“花地”去游览,品花局,作花诗,别有一番情趣。

早在五代南汉时,广州芳村一带居民,就有种植花木的习惯。宋代以来,更广泛引进各种外来花卉,到清朝的时候,芳村花地的香花佳果,已发展到1 000多个品种,清朝有个秀才叫沈复南,自称“无花不识”,然而,他到了广州花地,顿觉眼花缭乱,“识者仅十之六七”。清中叶以降,花地先后建立了大小园林30多处,著名的大名园有留香、醉观、纫香、群芳、新长春、余香圃、翠林、合记等。每逢节日诞会,名名园都要摆设花局,供人观赏。有些园主还邀集文人学士,吟诗联句,以助雅兴。

从此以后,到花地赏花游园,品诗作对的人更多。特别是正月初七“人日”那天,游人更是众多,在游览中还要评选“人日皇后”,主理当天的事务。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形成了人日游花地的风俗。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用户

路过

2013-03-13 19:13:40
总计 1 个记录   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广州新春风俗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