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传统节日 > 端午节 > 端午习俗 插艾

端午习俗 插艾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2-12-06 浏览次数:2837

我国大部分农村,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框上插上几株艾草,据说可以驱瘟避灾。对于端午节插艾的习俗民间也流传着不同的说法。

我国大部分农村,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框上插上几株艾草,据说可以驱瘟避灾。对于端午节插艾的习俗民间也流传着不同的说法。

插艾据民间传说,五月五日是个恶性的节日,屈原死后,在古人眼里,五月乃是“恶月”,百病丛生,恶疫流行。因此,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不管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会想方设法避灾避邪,有的人家还结亲伴友,外出云游,有的肩背食物、手拎酒钵,露天独食寡饮,谓之熙游避灾。

就宿迁民间习俗而言,逢端午节这一天,晨起,家家门前要插艾草、菖蒲,主屋门前要挂纸饰的“五毒”:蛇、蝎、老虎、蜈蚣和癞蛤蟆。屋内床边悬挂钟馗画像,以驱邪避祟保平安。小儿要穿老虎鞋,手腕、脚脖上系五彩绒线,肚脐和肛门涂以雄黄。家人要到野外采集药草,或艾叶、菖蒲等“百草头”,用以浸泡热水洗澡,据说,端午节用药草或“百草头”洗澡,一年内可以不生毒疮,可防止虫咬和疾病保护皮肤健康。端午节家家吃粽子,这是必不可缺的。粽子是用青芦苇叶包的。宿迁人吃粽子也很讲究,粽子是以糯米为主,但馅里多伴以花生仁、红枣、火腿、肉丁、豆沙等多种材料,煮熟后吃起来清香味美,非常可口,有的人家还要吃水煮大蒜头,因大蒜也是消毒之物。

对于端午节插艾,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的一天,天宫中的以为老神仙装扮成讨饭的小老头来到一个小农村插艾中。他走进一户人家,只见一位妇人在用白面汤喂猪,汤中还有成块的饼和馒头。老人向妇人讨饭,连口水都没要到,还遭到妇人辱骂并被驱赶了出来。老人非常气愤,便在她家的墙上写了“明日起瘟病,全村人死光”十个字,然后化为青烟遁去。 

次日清晨,老神仙拿着瘟病瓶来到村子上空,准备撒药。忽见小河中一位妇女搀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而背着的是一个稍大的孩子。老神仙大为不解,便下来询问。妇女说,她背上的大孩子是丈夫的前妻留下的,小孩子时自己亲生的,首先要照顾好这个大孩子。老神仙听了很受感动,便找了一株艾子教她插在门窗上便可免灾。妇女回到村中,把插艾避瘟病的办法告诉了众乡亲。村民都照此去做,果然瘟病无处可落,全飘到河里去了,因此全村人得以保住性命。这一天是正月初五,于是,人们相沿成习,端午插艾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一直持续至今,在许多农村依然保留着端午插艾的习俗。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用户

沙发

2013-03-13 19:26:44
总计 1 个记录   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端午习俗 插艾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