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
在我国的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雄黄酒简介
雄黄也称鸡冠石,矿物名、橘黄色,中医作为解毒杀虫药,外用治疥癣、蛇虫咬伤症。以雄黄粉末及菖蒲根泡酒,称为雄黄酒。古代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雄黄酒,民间流传着“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口头禅。饮用后余下的雄黄酒也有其它的用处。一是涂抹到小孩的额头、手心、胸口,据说涂抹雄黄酒之后就不会有蚊子咬,不长疮,而他们在额头上往往还会蘸写一个“王”字,以避邪祛恶;二是将雄黄酒洒在房子里的墙壁角落、阳沟地坝,以杀灭蚊蝇蛇虫。蔡云的《吴歈》诗咏道:称锤粽子满盘堆,好侑雄黄八酒杯。徐沥尚堪去五毒,乱涂儿额(喷)墙隈(墙角)。
端午节喝雄黄酒,还有—个关于《白蛇传》的传说故事。传说白蛇下凡到了人间,因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露出了蛇身,吓死了许仙,白娘子不顾生死,盗来灵芝救活了许仙。白素珍对爱情忠贞不渝是很感人的,已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饮雄黄酒的来历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饮用雄黄酒这种内含有砷、汞等有毒物质的矿物,会损害肝脏,饮雄黄洒对人体十分不利,绝不能饮用,这种不科学的习俗已被废弃,几近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