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传统节日 > 端午节 > 端午节故事 屈原跳汨罗江

端午节故事 屈原跳汨罗江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2-12-10 浏览次数:4960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众说纷纭,为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跳汨罗江的端午节故事应该是大家普遍熟知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众说纷纭,为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跳汨罗江的端午节故事应该是大家普遍熟知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故事二千二百五十多年前,在洞庭湖畔,传说有一个穿着宽大的衣服,戴着高高的帽子的人,佩一把闪亮的长剑,终日在湖滨徘徊吟咏。他那双锐利的眼腈,炯炯有神,一边深情地望着北方的首都郢都,一边不断地吟诵着感情炽热的诗句。他,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二八七年,屈原六十二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襄王弃土东逃,人民流离失所。屈原面对山河破碎的楚国,悲愤至极,就在农历五月初五,纵身跳进了洞庭湖东南波涛汹涌的汨罗江心。这时,苍天低垂,江水呜咽,楚国人民纷纷聚集在江边,默默地献上平索最喜爱的芳草和他们虔诚的祭品。自此,每年农历五月韧五,全国各地都以各种纪念仪式,人们或者相继跳入激流,或者把龙舟划进江心,象征着当年楚国人民打捞屈原遗体的情景。这一天,人们还把包粽子,吃粽子,并把粽子抛进江河喂养蛟龙,以防它们噬伤屈原的遗体。由此,农历五月初五逐渐成了传统的端午节。

万里长江,出奇峰挺拔的巫峡,过巴东,便到依山临江的姊归县城——屈原的故乡。屈原,名平,字原,别号灵均。他生活在七雄并峙、秦端午节故事楚争雄的战国后半期。屈原热爱楚国,主张对内任用贤能,变法革新,实行开明政治,对外联齐抗秦,达到富国强兵、统一中国的目的。他在二十五、六岁时,就担任了左徒,地位仅次于令尹(相当予宰相)。但是,由于遭到了楚怀王、令尹子兰、上官大走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等的诬陷和打击,而被疏远、冷落。楚怀王在一群卖国求荣的奸臣包围下,放弃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两次撕毁齐楚盟约以讨好秦国。结果,怀王受骗入秦,被囚而死。公元前二九八年,顷襄王继位,他比怀王更昏庸残暴。忠贞爱国的屈原,更加受到打击迫害,直至长期被放逐偏远的江南。

屈原“虽放逐”,但“眷顾楚国”。在流放中,他与人民接触,关心人民疾苦,不肯离开祖国的土地。在秦将灭楚时,他长途跋涉,突然出现在故乡的土地上。乡亲们奔走相告,纷纷聚在他身旁,痛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的令尹子兰之流。为了纪念屈原归来,乡亲们把屈原放逐后“忽然暂归”的地方名之“归乡”。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用户

不好

2016-01-25 15:51:30
匿名用户

沙发

2013-03-13 19:24:44
匿名用户

来过

2013-03-13 18:58:27
匿名用户

来过

2013-03-13 18:56:42
总计 4 个记录   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端午节故事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