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传统节日 > 腊八节 > 腊八节简介

腊八节简介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3-01-24 浏览次数:2789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在我国远古时期,“腊”本是一种祭礼。人们常在新旧交接时,用猎获的禽兽来举行大祭,以祈求寿、避灾迎样。当时,“猎”、“腊”是同一字,“腊”字原是“合”的意思,并有“接”的含意。古人常把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合在一起,称为“腊祭”,所以就把冬末的十二月叫做“腊月”。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

腊八节在我国远古时期,“腊”本是一种祭礼。人们常在新旧交接时,用猎获的禽兽来举行大祭,以祈求寿、避灾迎样。当时,“猎”、“腊”是同一字,“腊”字原是“合”的意思,并有“接”的含意。古人常把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合在一起,称为“腊祭”,所以就把冬末的十二月叫做“腊月”。

《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这就是说,奴隶主们在每年的十二月,大宰牲口、大量蒸酒,举办“腊”这种仪式,求天地祖宗保佑,以取得来年的丰收。南北朝时,流传有“腊鼓鸣,春草生”的民谚,反映了农民敲打腊鼓,跳起舞蹈,兴奋地迎接新春的欢乐情景。

腊月初八,古称“腊日”。从先秦起,都是当作“年节”来过的,但当时并不固定在十二月初 八,直到南北朝时,才固定到这一天,用以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与吉祥。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自于印度,关于佛教的传说故事。“腊八”这天,也是佛教徒的节日腊八节,称为“佛成道节”。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游遍了印度的名川大山,寻长老、访异人、苦修行、寻求人生的究竟。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国,也就是现在印度比啥尔邦的尼连河附近时,由于地处荒僻,人烟稀少,加上酷热难熬,又累又饿,他终于倒下了。这时,一位牧女放牧来到这里,急忙把自己所带的午餐拿出来,并取来甘甜的泉水,甩火加热后,一口一口地喂释迎牟尼。牧女的午餐,是几天来家里吃剩下的各种粘米和糯米粥混合的杂烩饭,里面还有牧女从山上采来的各种野果,这对于多时不见水米的释迦牟尼来说,真是美味甘露。食毕,他刹时元气恢复,精神振奋,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

从此以后,每至“腊七”这天,寺院的僧侣都取清新谷果,涤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熬成熟粥,用以供奉佛祖,并举行群借集会,诵经演法,喝“腊八粥”,以示纪念。

« 上一篇: 没有了! »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用户

沙发

2013-03-13 19:30:14
总计 1 个记录   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文章

关键词: 腊八节简介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