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
在传统的腊八节,我国许多地区流传着吃“腊八饭”的习俗。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顾名思义,腊八饭是腊月初八的时令小吃。农历十二月为什么叫“腊月?这是源自于古代的祭祀名,因为古代帝王常在十二月间进行“腊祭”,十二月便叫“腊月”。据《史记.秦本纪》就有“惠文君十二月初腊”的记载。
我国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腊八饭的故事:从前有一对老夫妻,生活上非常勤劳节俭,他们老来得了一个儿子,视若掌上明珠,什么也不让儿子干。好的东西都让儿子吃穿用,儿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恶习。后来,老两口给儿子娶了媳妇,不久就去世了。儿子没了依靠,仍然好逸恶劳,坐吃山空。到了后来,日子一天比一天紧,竟弄到断炊的绝境。腊月初八这一天,天寒地冻,无米下锅,小两口把盆盆罐罐扫了扫,弄了一点五谷杂粮,吃了最后一顿饭,以后就饿死了。后人为了引以为戒,提倡勤俭持家,就在这一天吃“腊八饭”。
实际上,吃腊八饭还与宗教有一定的联系,相传,腊月初八是佛教开山鼻祖释迦牟尼修行成道的日子。古代各寺院都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菜果和米煮饭供奉佛像,称为“佛粥”。供神佛之后就把粥施舍给穷人,以示佛祖的恩惠。随后,吃腊八饭渐渐成了民间习俗。到了宋代,腊八饭除了供佛外,被作为很有特色的食品互相馈赠。陆游的诗句“今朝佛粥空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如实地记载了这种事情。
腊八饭是水米融合,柔腻如一的比较稠的半流质食品。起初,腊八粥强调一个“八字”,要用八种东西做成,一般是用青菜、红薯、红豌豆、柿饼、白果、大枣、黄豆、山楂。还要加入调味品桂皮、茴香和大米、小米共煮,俗称“五香八宝饭”。
后来人们并不约束于八种原料,而是随人所好,可多可少。北方人爱加点白糖煮成甜的。南方人则爱加点盐,甜中透咸,具有南方风味。总之腊八饭就是用一些营养丰富的食料做成的,对身体大有益处,是冬季的进食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