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传统节日 > 清明节 >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由来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由来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3-03-27 浏览次数:3104

清明节,适逢阳春三月,大地复苏,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木萌动,生机勃勃。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祭扫陵墓、郊外春游、折柳插门、荡秋千、放风筝等一些清明独特习俗。然而这一传统节日究竟是怎样发展而来,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由来的说法,历史上有不同的看法。

清明节,适逢阳春三月,大地复苏,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木萌动,生机勃勃。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祭扫陵墓、郊外春游、折柳插门、荡秋千、放风筝等一些清明独特习俗。然而这一传统节日究竟是怎样发展而来,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由来的说法,历史上有不同的看法。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来历一:清明节因节气而起。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 之一。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己,为清明。”每年阳历四月五日(农历三月)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开始的一天为清明节。《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代劳动人民,根据节气迟早,安排农耕。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

清明节的来历二:清明节是节气的俗演。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就是说从冬至到寒食,中间相隔了一百零五天。古人的寒食活动在清明的前两天,寒食同清明日子相近,又因寒食活动往往延续到清明,九而九之,清明这一节气时日就改称清明节了。罗启荣、阳仁煊在《中国传统节日 》中指出,清明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节气是时序的标志,节日则包含某种风俗和纪念的意义。在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主要是清明。为什么清明能演变成节日呢?主要源于春秋时代的介子推。《荆楚岁时记》记载:“晋文公与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推 独无得,子推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从此就有了“寒食节”。到了清朝,寒食节渐被清明节取代,寒食渐渐被人忘记了。

清明节的来历三:清明节,起初它只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是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了清明节。相传大禹治水后,就用“清明”庆贺天下太平。商朝末年,武王兴兵伐纣,在牧野大败商军,平治天下。《诗经》说:“牧野洋洋、檀车煌煌……肆代大商,会朝清明。”《毛书. 传释》:“小崇朝天下清明。”周朝在制定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二月节命名为“清明”,以标志天地清朗明净。秦汉两代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日子都要去陵墓祭奠。到了唐朝,开元二十唐明皇公布,一道命令,《旧唐书》说:“寒食上墓,礼无经文。近代相传,寝以成俗。土俗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水为常武。”因寒食与清明相近,清叫又是历来“上饭”之日,所以寒食、清明统一称为清明节。

清明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清明节的来历,主要要以上三种说法,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相关文章

关键词: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由来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