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传统节日 > 七夕节 > 壮族七夕风情

壮族七夕风情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2-12-13 浏览次数:3075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和四川等省区。在长期的发展中,他们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俗。七夕就是体现壮族同胞独特文化色彩的节日之一,在壮族,七夕节又称为“姑娘节”、“情人节”等。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和四川等省区。在长期的发展中,他们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俗。七夕就是体现壮族同胞独特文化色彩的节日之一,在壮族,七夕节又称为“姑娘节”、“情人节”等。

七夕风情在七夕这一天,壮族同胞各家都会把房屋周围打扫干净,把家里平时用的水缸里的水倒光,只要能够蓄水的的坛坛罐罐统统洗刷干净,然后大家争先恐后地到江河边或泉边去挑水,直到把家里准备的容水器全部装满。西林县驮娘江一带的壮家姑娘,去挑水时还会特地梳妆打扮一番。挑回来的水,除平日用以外,其余装满水的坛坛罐罐都会固封起来,窖藏于地下,平时不许用,须到明年暑夏时才能饮用或作药用。据传说,天上的七位仙女仰慕人间的清澈河水,便在七月七日这天早晨下凡到人间江河的源头洗澡。因此,人间的河水、溪水、泉水等,都沾上了仙气,格外清澈明净,有如玉液琼浆。

于是人们争相蓄用。在靖西一带,人们用当天挑回的“七月仙水”,给老人熬制长寿汤,给小孩儿煮长寿粥,还用来腌制各种酸菜酸果。吃过中午饭后,人们还三五成群到溪中洗澡。老人如行动不便,就用“仙水”烧温洗浴。据说如此能预防和治疗各种皮肤病,头发不脱落,称为“七醋”。在大新一带,七月初七这天还禁止进入旱地,怕仙水进入旱地,致使庄稼受涝。 七夕风情

七月七日晚上,各地和壮族妇女多举行一些宗教仪式。有的地方姑娘聚集在一起,烧香结拜姐妹;一起仰望银河,为自己默祷将来找到如意郎君;还互相展示各人精心制作的鞋子、刺绣等,有的地方则举行各种与神相会的巫术活动。这些巫术,有的地方称为“游仙圩”或者“逛天街”。西林一带由一位巫师施术,将想与神或已故亲人会面者的上衣罩在一个竹笼上(或鸡笼或猪笼),然后,阳间的人可以在“仙圩”上见到已故亲人的音容笑貌,还可以说一些外人不知的话。在“仙圩”中,巫师起着翻译的作用,把双方要说的话,转达对方。对这种活动,民间颇为迷信, 因为有的巫师并未见过“游仙圩”者的亲人,也不知道他们家的私事,但她都能说自来,而且说得栩栩如生(如已故亲人的音容相貌和举止动态),有如亲临其事。

对于壮族同胞的一些七夕风俗,在今天看来其中可能存在某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正说明了当地依然还保留着传统的七夕习俗。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相关文章

关键词: 七夕风情 壮族七夕风情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