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传统节日 > 七夕节 > 七夕节之七夕曲

七夕节之七夕曲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2-12-17 浏览次数:2651

这支小曲以三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同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相比照,咏赞牛郎织女天长地久的永恒爱情。白居易《长恨歌》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描述了李杨七夕的山盟海誓。李商臆《马嵬》诗评说:“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是说李杨曾讥笑牛郎织女不能日日厮守。小曲以此为据,反说牛女笑三郎,略显机趣。

七夕曲元佚名(中吕)喜春来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心事迷话头长。七月七,回首笑三郎。

赏析:这支小曲以三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同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相比照,咏赞牛郎织女天长地久的永恒爱情。白居易《长恨歌》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描述了李杨七夕的山盟海誓。李商臆《马嵬》诗评说:“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是说李杨曾讥笑牛郎织女不能日日厮守。小曲以此为据,反说牛女笑三郎,略显机趣。

元卢挚(双调)沉醉东风 七夕曲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度人间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作者简介:卢挚(约124.3 -约1315),字处道,号疏斋,涿州人。官 至翰林学士承旨。后人辑有《卢疏斋辑存》。

赏析:这支小曲描写了七夕清冷幽静的景色,描绘了七夕乞巧和卧看星际的场景,一切景物与人物犹如静态的图画,带给人一种恬谧的感受。比起景物与人物的动态描写来,又是一种风格。

七夕曲元乔吉(双调)折桂令

崔墩休羡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水洒不著春妆整整,风吹得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夸夜新凉,卧看双星。

作者简介:乔吉(? -1345),一名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多产曲作家。

赏析:这是作者于七夕宴饮之时应李总馆之约写给歌妓崔秀卿的一支曲。曲中借七夕的云雨山水赞美了崔秀卿的美貌,并巧妙地篏入了崔秀卿的名字,显示了作者填曲的才力。同时,曲中起拍借唐代歌妓崔徽丹青小像的典故,结拍又暗中把崔秀卿与织女同誉为双星,都突出了作者的赞美之意。此曲所述虽未关七夕节俗,但从中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七夕宴饮携妓助兴的时风。

元王举之(双调)折桂令 七夕曲

鹊桥横低蘸银河。鸾帐飞香,凤辇凌波。两意绸缪,一宵恩爱,万古蹉跎。剖犬牙瓜分玉果,吐蛛丝巧在银盒。良夜无多。今夜欢娱,明夜如何?

作者简介:王举之,生卒字籍无考。约生活于元代后期。《全元散曲》存其小令二十三支。

赏析:这支歌咏七夕的小曲,前六句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不仅描写了鹊桥浮河、鸾凤车驾,而且拟测了织女的心态,想象浪漫而丰富;中两句描写瓜果切割的犬牙花样,银盒装蛛验巧的情状,反映了元代的民俗;尾三句感叹好景不长,良宵无多,一方面就天上牛女而言,一方面就人间民人笔谈,有双关之效。在这支小曲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节俗,而且亦可窥测时人的节日心理。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相关文章

关键词: 七夕曲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