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
看看日历,春节的喜庆气息依旧,我国另一个传统佳节——元宵节,也逐渐临近。结束了欢乐的春节假期,大家都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虽然元宵节不是我国的法定假期,但今年的元宵佳节恰逢星期天,约上三五好友观赏漂亮的元宵花灯是不错的选择。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个普夭同庆的日子,从古至今,元宵节在民间都流传着各种庆祝活动,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
一个说法是,元宵节的来历与汉初讨平“吕雉之乱”有关。汉文帝平息吕后的叛乱置基,觉得天下重享太平.极是难得,因而想在岁首拽一个好日子与民同乐。听说当年讨平。“吕雉之乱”是在正月十五日,恰好这一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所以就决定每年正月十五日出宫游玩,所以名为“元宵节”。从此以后代代相传,每年正月十五日便成为一个普天下的欢乐节日。元宵是一年中的头一个满月日,又叫“元夕”、“元夜”。。这一天的节目以花灯为主,所以也叫灯节。
还有一个说法是元宵节和道教有关。道教信奉“三官神”, 传说“三官神”各有生日:“天官”正月十五日生,“ 地官”七月十五日生,“水官”十月十五日生。据说“三官神”对人们可起“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作用。
随着道教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人民便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正月十五晚上叫“元宵”,也叫“元夜”,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 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并在民间形成了“闹元宵”的风俗。最初在正月十五这天,千家万户和道教信奉者在一起,给“天官神”过生日祈求“天官赐福” ,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到唐朝时,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逐渐提高,这一风俗发展成为正月十五前后三天闹花灯了。灯节在唐宋时最为热闹,到处张灯结彩,仕女嬉游,通宵达旦,城开不夜,唐人沈佺期曾经做诗描写元宵节的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元宵节的喜庆活动大多都流传至今,在中国是一个普天同庆的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