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日文化绚丽多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节日风俗习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经过多年的演变,在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节日文化。
南京人中秋除爱吃月饼外,还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上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爱酒之人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沾上桂浆,美味超然。桂浆, 又名糖桂花,桂花于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广东中秋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荣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着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各种水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八月,正是芋头的收获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上海人中秋宴则以桂花蜜酒佐食。
除吃月饼外,四川人在中秋节也杀鸭子,还吃麻饼、蜜饼等。烟熏鸭子是川西地区中秋节必备佳品。
福建人也有中秋吃鸭子的习俗,因此时正是鸭子最肥美的季节。福建人用福建盛产的槟榔芋和鸭子一起烧,叫槟榔芋烧鸭,味道非常好。福建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是把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在当时是用来恐吓敌军的。
在福建省厦门市,每年的中秋都会有“会饼博状元”的习俗。中秋会饼共有63块,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3、6、9在我国都属吉利数。会饼设有文武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等,另备6个骰于和一只碗,参与者每人轮流掷骰子,根据投到碗里骰于的红豆多寡,可中状元、榜限、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如果6骰相同,则可得桌上全部月饼。
这一习俗源自明代,当时民族英雄郏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训练部队,率兵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中秋节前后,士兵们非常思念家中的亲人。为了宽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苦,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便与兵部衙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
从此,这种中秋节玩会饼博状元的习俗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至今。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进行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
台湾离雄县饲养水鸭的风气很盛。中秋节前后正是水鸭公初长最嫩的时候,美浓地区的客家人往往干中秋节宰食水鸭公加莱,成为当地中秋的特色。宜兰地区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还吃一种叫“莱饼”的食物,莱饼以面粉为原料,中间抹上黑糖烘焙而成。台南地区则有在中秋节吃麻薯的习俗。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国各地关于中秋节的习俗,如果大家还了解一些有趣、独特的中秋节习俗也可以与小编分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