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传统节日 > 重阳节 > 重阳节敬老

重阳节敬老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2-10-16 浏览次数:2626

九月初九重阳节,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尊老敬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九月初九重阳节,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尊老敬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古代敬老

    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已经制定了养老制度。史载:“礼曰:年之贵乎天下者久矣,故有虞氏养老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可见,敬老不仅是由来已久的风尚,也是一脉相承的制度。

大约从汉文帝开始,敬老尊老成为一种时尚,并渐渐演化成为一种制度、一项国策。朝廷不但每年都要举行敬老活动,给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颁发几杖、羊、酒、糜粥、布帛,而且皇帝们动不动直接邀请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来共赴盛宴,以此来教育和影响全社会尊老敬老。两汉的敬老养老政策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设三老以掌教化,在县、乡普遍设置三老,以有威望的老人来兴教化,并免除其赋役,并定期赐予他们酒肉。到东汉时,在县、乡三老外,又增设了郡三老职,在朝廷,有一段时期甚至设国三老,在全国树立养老敬老的榜样。二是政府定期供给老人一定数量的米肉,使老人晚年生活有所保障。两汉定期供给老人米肉的制度执行得非常严格,汉文帝时,朝廷赐老人米肉,要求长吏负责检查,然后由县丞或县尉亲自送到老人家中,其执行情况,由郡守派专人严格监督,违反者要受到惩罚。三是王杖制度,即赐予老人王杖。王杖和皇帝赐予的 “节”有同样的效力,是皇帝所赐予的权力和荣誉的象征,持王杖的老人,无论是官吏还是普通民众,都不能随意殴打,持王杖的老人可以享受六百石官员的待遇。四是两汉时期,朝廷对老人有名目众多的赏赐活动。两汉政府这些养老敬老政策,涉及老人的基本生活、法律地位、社会地位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制度也十分完备,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影响。

    唐以后,养老敬老成为各个封建王朝的重要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明朝对老人有三优:一是 “尊高年”,二是 “设里正”,三是 “优致仕”。朱元璋出身贫寒,对老年姐翁,特别体恤。他“诏天下养老之政”,凡80岁以上贫无产业者,只要为人正派,乡里称善,月给米五斗、肉五斤。他还下令各州府县,选择德高望重的老人,“凡见官有民患者”,可以上公堂直谏。“三谏不俊”,还可直接报告朝廷。

当代敬老

重阳节敬老的传统源远流长,重阳节敬老在岁月的流逝中并没有褪去它的色彩,而是越发欲盖弥彰。

重阳节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今天仍然在大力继承和发扬。为尊重和顺应九九重阳节这个 “九九,久久,延年益寿”的民俗与吉祥观念,1989年,国家将重阳节这天定为 “敬老日”、“敬老节”或 “老年节”、 “老人节”,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好事。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老人的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最熟悉的就要数重阳登高了。在这一天许多政府部门或者学校都会组织到老人院慰问老人的活动,为老人送上礼物和祝福。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相关文章

关键词: 重阳节敬老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