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
拔河运是我国三八妇女节的传统庆祝活动,在我国许多地区,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山区远镇,都可以看到拔河比赛,就是在机关、学校、军营,也喜欢在春暖花开的清明节举办拔河比赛。
拔河比赛的方法是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直线的河界,取一条长绳,由人数相等的两队在河界两侧各执绳索的一端,绳子中央扎一红带作为标志,垂直于河中间,裁判员发令后,双方按比赛规则用力拉绳子,以把标志拉过已方河界为胜。一般采取三赛二胜制。拔河比赛的规则是裁判员发了信号,比赛才可开始;拉绳时不准利用某种设备,也不可改变条件,如垫脚板、石块或掘小洞;拉绳时不可抓带对方的绳子;双方都不准请别人帮忙。正式的拔河比赛规定每队由八名队员组成。
除了汉族之外,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拔河游戏,各有各的地方特色。
达斡尔族青年常常两人面对面坐在平地上,双方将腿并拢伸直相抵,两只手按在膝盖上,双方颈后套一根粗绳,用力后仰。谁将对方拉得臀部离地、移动或站起来,准就为胜。这种拔河比赛叫“比颈劲”。
甘肃南部的藏族将拔河比赛称为“大象拔河”,每逢达马节时举行,据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先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线的河界,比赛由两人进行,用一根布带分别套在两人颈上,转身相背,经过胸前至裆下而出,两手撑地对拉,似大象动作。布带中央系一红布为标志,将标志拉过河界为胜。藏族崇敬大象,认为大象全身都是宝,力大无穷,故获胜者常得到族人的尊敬和祝贺。
四川甘孜一带的藏族地区流行一种称为“格吞”的游戏,意为用带子套在两人的颈子上拔河。多在喜庆节日时举行,两人相对而立对拉,不用手,而全靠颈、肩、腰、腿部用力。
瑶族妇女的拔扁担活动也是一种拔河形式。苗族有一种载歌载舞的拔河赛称为“拉鼓”。白族青年喜欢人拉人的拔河赛,不用绳索和其他任何器材,两人手拉手相对而立,每人背后还有数人,挨个抱腰,连成长长的两串对拉。最有意思的是黎族的“拉乌龟”游戏:一人在腰间拴一根长绳子,两手着地,做乌龟爬行状,另一人持绳子的另一端双手用力拉,比试谁的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