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妇女争取民主平等与尊重的一次革命性的胜利,在长时间的斗争中体现了妇女对当时社会对妇女地位不平等的严重不满,那么今天我们熟知的妇女节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一段发展历程?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规模巨大的罢工和游行示威.得到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响应。同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上通过以每年3月8日为世界妇女斗争日,即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斗争的节日,全称为“国际劳动妇女节”。简称“三八妇女节”、“三八节”。
1910年,德国革命家克拉扎.蔡特金在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上提出定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得到大会的一致通过。
1911年3月,美国、德国、瑞土等国的妇女首次举行纪念活动。
我国的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第一次群众性的“三八”纪念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规定公历3月8日为妇女节。
此日,国家规定妇女放假半天以进行纪念活动。为庆祝妇女节,舆论要宣传保护妇女的政策,全国妇联要表彰全国“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集体,有时还举行中外妇女招待会。这天各地城镇妇女在政府和妇联的组织下举行集会和纪念活动。如举行报告会、展览会、联欢晚会,电影晚会以示纪念。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单位报导各行各业妇女中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
卫生部门还为妇女做健康检查等。乡村妇女也在这天举行纪念活动。有些地方对妇女特别照顾,诸如节日期间不让妇女干重活,或全天体息,家务事由男人来傲。自开展“两个文明”建设以来,尤其对那些尊老扶幼、致打家庭和睦的优秀妇女给予鼓励。70年代后,“三八”节在农村逐渐普及。
1949年以后,我国规定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每年“三八妇女节”,我国妇女放假半天。许多单位组织各种活动表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