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中共党员,全国著名劳模代表。1923年9月出生,15岁时到玉门油矿当童工1949年玉门解放后到钻井队工作,1960年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为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他先后当过钻井工、司钻、钻井队长、钻井指挥部钻井二队太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等职。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大”代表,中共中央委员。1970年11月因病逝世,终年47岁。
1965年王进喜任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说:“我当了干部,仍然是个钻工”。坚持深入基层,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他依然保持着“跑井”的老习惯,到现场去解决生产、技术和后勤服务等问题。他自己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而对职工家的生活格外关心。凡是职工的住房用水、交通、孩子入学、伤病医疗大事小情都亲自过问,帮助解决困难,为人民群众操尽了心,他说:“我从小放牛,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我愿意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1205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小上住院,拄着拐杖缠若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入。经过三个多小时,井喷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王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就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出,并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国。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学习王进喜刻苦拼搏的精神。“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相信这是大家都熟知的名言,这是出自这位全国劳模之口。劳动节来临之时,我们把尊敬献给这位油田铁人,中华民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