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亲友的喜庆日子或是公司的员工聚会等,一起相聚,吃顿便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餐桌上的礼仪你有了解多少?在餐桌上你是否遇到过什么“美丽的意外”?
餐桌上最基本的礼仪便是要坐端正。不吃东西的时候,双手要放在大腿上,或放在桌边,肘部不要向外“扩张”去占领别人的“地盘”,亦不能放上桌面。手不要东摸西摸,更不要去整理头发,在饭菜里发现头发是令人很腻烦的事。
吃中餐时,要想象吃西餐一样,把背轻靠在椅背上就不容易做到,因为菜肴的汤汁较多,加工细致,又全靠一双筷子夹,不留神的话,菜汁容易滴在衣服上,为了避免这一点,很多人养成了趴在桌上伸着脖子吃的习惯,这实在是很难看的姿势。
正确的进餐姿势应该是:腰挺直,脖子不能前伸去找筷子,而应该把筷子送到嘴边。吃米饭、面条等用碗盛的主食时,要端起碗,用筷子夹起来送入嘴中,而不是嘴凑到碗边,用筷子西哩呼噜地把食物扒进嘴里。
用餐前,餐巾要在大腿上打开、铺平,而不要象演杂技一样拿在空中猛地抖开。大块的餐巾折成长方彤或三角形放在腿上,就不容易掉下来。抖腿、把腿伸出去或叉开,都会使餐巾掉在地上,如果你不愿意频频弯腰捡餐巾的话,最好还是保持正确的姿势——双腿并拢。
请记住中国的一句俗话:“主不动,客不食。”只有当主人动手打开餐巾、拿起筷子夹菜时,客人才能跟着“行动”。决不能“反客为主”地坐下就拿起筷子夹一口尝尝。
主人可以适当地向客人劝酒,以表示我们的真诚,这是我国的习俗,但当客人表示不想再喝时,就不要强迫他喝了,更不能找各种理由灌醉他。
举行宴会并不为填饱大家的肚子,主要是为交流感情、结识朋友。所以“埋头苦干”的作风在这里不适用。每人都应该找机会与左右邻座闲聊,不能和一边邻座聊个没完而冷落了另一边的邻座。聊天要选择轻松的话题,不要谈双方有争议的事。谈话时要先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再张嘴,别包着一嘴菜就开说。
吃饭要闭嘴咀嚼,不要发出声响。汤或菜太烫时,不要用嘴去吹凉,应等到稍凉后再用。不要把汤直接端到嘴边喝,而应该用勺子一勺一勺地盛起来喝进去,喝的时候也不应发出声响。
进餐时吃出的骨头、鱼刺、渣滓,应轻轻吐在筷子上,放进准备好的盘千里,如没有多余的盘子装,就应放在自己菜盘里的右上侧,或餐巾纸上,不能直接吐在地上或桌子上。不要把胳膊从别人鼻子下伸过去拿东西,侵犯别人的“领地”,而应请求别人递给你才对。筷子不应直接放在桌上.而应放在筷子架或自己的盘子上。
一旦入席,应尽可能避免中途退场,这会被主人认为很无礼。如果确有事非走不可,应该提前向主人打招呼,表示歉意。临走时再向主人表示“对不起”,然后向其他客人点头致意,方可离去。进餐完后不要用牙签剔牙,也不要用舌头在嘴里搅,如果实在难受,可用左手遮挡着嘴部,右手拿着签剔,或者到洗手间去,在那里你可以剔个痛快。常见有人在走出饭店时嘴上还咬根牙签,挺着肚子摇摇 摆摆走着,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刚刚大嚼过一顿似的,实在有失风度。
在餐桌上不要打喷嚏,实在忍不住,请赶快掏出手帕来挡住你的鼻子和嘴巴,把头低下扭向一边,尽量压低声音,然后对邻座说声“对不起”。擤鼻涕要用自己的手帕或餐巾纸,决不能擤到餐巾上去。然后说声“对不起”。万一有人打了饱咯儿或咳嗽什么的,请务必装着没听见。
如果你的餐具比如筷子掉在地上,请不慌不忙捡起来,然后请服务人员换一双,如左右无人可用的话,就请用餐巾擦擦用算了,不必为此麻烦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