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这个词在我国至少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作名词来使用,二是作动词来使用。“秘书”这个词作名词使用时一般有三层含义:一是私密、不便或不愿公开的用书资料;二是古代掌管奏章、公文、图书等事务的一种官职名称;三是一个具体的人的职务或职业。比如单位里管理公立并协助领导处理日常工作或事务的人。驻外使领馆中介于参赞与随员之间的外交人员等。
我国秘书的产生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学术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黄帝时出现了仓颉、沮诵等史官,应为秘书的最早源头,另一种现点则认为,奴隶社会才出现了文字、阶级和国家,这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秘书工作或职业源头。从信息载体的角度上看,文书是秘书人员工作的基本对象;从秘书的职业产生角度上看,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则是秘书出现的首要标志。
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
1、一定形态的社会组织;
2、管理行政事务的领导者及其对辅助人员的需求;
3、书面信息的使用。
秘书工作赖以产生的条件首先是国家的产生,其次则是立字的出现,最后才是公务文书样式的固定。可以说,国家的产生催生出秘书这个职业,而文字的出现则构成了秘书工作的基础,公务文书样式的固定则初步形成了秘书的工作规范。
目前在我国开考的国际秘书资格证书主要有三种:
1、国际职业秘书协会(IAAP)秘书资格证书
国际职业秘书协会成立于1942年,原名美国全国秘书协会,是世界著名的跨国性职业组织,1981年改名为国际职业秘书协会。该学会举办的秘书资格考试,报考资格为:高中毕业生有六年秘书工龄;大学生有共六年的大学学龄和秘书工龄,有学士学位的必须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考试科目包括企业法、企业行为科学、企业管理、人际学,秘书会计学、秘书技能、办公室秘书工作程序等。考试连续进行12个小时。合格着获得“特许职业秘书”资格(简称CPS)。目前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已经设立了培训点和考点。
2、伦敦工商会考试局(LCCIEB)秘书资格证书
我国1995年才开始引进该证书考试,对报考人员没有资格限制,但考试全球统一命题,统一笔试,统一采用英文试卷。二级考试考商务英语、商务管理和文本产生三门,三级考试则考商务管理、文本产生和商务实践。每科50分及格。单科考完即可获得单科证书,首次报考后两年内通过所有考试者,就获得LCCIEB英文证书。目前已在我国18个省市设有办事机构。
3、剑桥秘书证书
剑桥秘书证书是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自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中英中心(SBC)负责管理和推广。考生资格不受限制。采用模块化学习方式,核心模块包括文字处理、办公室管理、沟通和项目管理另有速记、客户服务、人际商务技巧、组织会议和活动、信息与沟通技术(ICT)等选修模块。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的不同级别来确定不同的模块。及格者获得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中英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联台签发的秘书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