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望一下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早晚温差较大也是容易感冒的季节,在春季气候变化的同时怎样改变我们的饮食以达到最好的养生效果?
早春时节,为冬春交接之时,天气乍暖还寒,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理论,在早春时节.适当吃些葱、生姜、蒜、韭菜、芥菜,不仅能消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且其中所含的碱成分,还其有杀菌防病 的功效.还可适当吃一些鸡肉、动物肝脏、负类、瘦肉、蛋黄、牛奶、豆浆等营养品,以供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日趋活跃的需要。此时宜少吃寒性食品,以免限遏阳气发越。
春季中期,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气温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应注意多吃菠菜、芹菜In笋、胡萝卜、花菜、柿子椒、嫩藕、油菜、绿豆芽等黄绿色蔬菜和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仲春时节,正值各种既具营养又有疗疾作用的野菜繁茂荣盛之时,如葬菜、马齿芡、鱼腥草、截菜、竹笋、香椿等,应不失时机地采食。适当减少肉类的食用。
晚春时,气滥日渐升高,应以清淡饮食为主,故《饮膳正要》日: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除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引发痈肿疮疖等疾病。
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最易外感致病,所以,中医学认为,春季的饮食调养应以轻清疏散之品为宜,而滋腻厚味之品则为所忌。在这个季节里,宜选用既富含背养又有发散作用的食物,可起到养生防病的双重作用。一般人,特别是身体虚弱的人,更要注意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