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属干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其中肺结核病最为常见。历史上,结核病曾与天花、鼠疫和霍乱等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1882年3月24日,世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在柏林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当时结核病正在欧洲和美洲猖獗流行,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为以后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随着医药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结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并在一些地区绝迹。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流动人口增加和不少国家对结核病忽视等多种因素影响,结棱病又“死灰复燃”,再度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如今已成为所有传染病中的最大死亡原因。从1882年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以来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
在1982年纪念科赫氏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时,针对全球结核病痉情恶化情况。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共同倡议将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4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并积极宣传此病防治的重要。最近由于对全球结核病流行的重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于l998年首次成为联合国重要的国际卫生事件,从而加强政府的承诺,动员公众支持在全球范围的结核病控制工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10月17日发布的《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7年里,有多达5100万结核病患者获得了治疗和医疗照顾,倘若没有采取这些防治措施,这些患者中的2000万人恐已失去生命。非洲仍是是全球结核病感染率最高的地区,而亚洲则是结核病患者最多的地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从204个国家收集到的最新数据,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的一个主要传染病杀手。在患病人数继续下跌的同时,2011年全球仍有870万新增感染病例,140万人死于该病魔之手,而其中的50万人为妇女,这也使其成为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病因。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有一种对付结核病的新药即将面世,人们很有可能最早在2013年就可以在市场上见到这种新药,这是40年来结核病防治领域的首次重要医学突破。与此同时,预防、检测和治疗所有形式的结核病的工具研发工作均在稳步进行。目前正在研制的结核疫苗有11种之多,在今后10年里,很有可能会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结核病疫苗和诊断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