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其他节日 > 山东立春风俗

山东立春风俗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3-01-30 浏览次数:2303

立春,俗称“打春”,是夏历的正月节,有时也在腊月,一般在公历的二月四日。传统的算法,大寒后十五天,斗指东北维为立春。这时日行黄经315°,气温开始上升,春季即由此开端。俗话说:“春来鹅毛起。”从前鲁西北地区,流行一种以鹅毛或鸡毛“试验春来”的有趣活动。这一天,人们把一根竹筒埋入地下,在露出地面的筒口上放一根鹅毛,立春时刻一到,鹅毛就会飞起来,以此证明地气萌动,春天已经来临。

立春,俗称“打春”,是夏历的正月节,有时也在腊月,一般在公历的二月四日。传统的算法,大寒后十五天,斗指东北维为立春。这时日行黄经315°,气温开始上升,春季即由此开端。俗话说:“春来鹅毛起。”从前鲁西北地区,流行一种以鹅毛或鸡毛“试验春来”的有趣活动。这一天,人们把一根竹筒埋入地下,在露出地面的筒口上放一根鹅毛,立春时刻一到,鹅毛就会飞起来,以此证明地气萌动,春天已经来临。

立春这天,山东各地都有“咬春”、“尝春”的习俗。自古有记载说,春天吃辛辣的生菜可以通五脏之气,因此,无论咬春还是尝春,当地人都用带辣味的蔬菜。“咬春”就是立春时吃生萝卜,以脆嫩多汁的青萝卜为主,最好是绿皮红心的“心里美”。春天人们往往好困,陆游的诗里曾写过江南儿童立春日早起“卖春困”的情况,而近代山东农村则认为,立春日咬一口生萝卜就可以消除春困。临沂地区有些地方,这天人人手里拿一个生萝卜,待立春时刻一到,不约而同地咬下去,据说谁在立春那一瞬间咬住了萝卜,谁就能青春永驻,长生不老。

“尝春”类似咬春,吃的是春饼和春盘。春盘又称“五辛盘”,是细切五种辛辣的生菜盘装而成。宁津一带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制而成,称为五辛盘,它既可下酒佐餐,又可作为节日礼物相互赠送,也有送青韭、黄柑的。春饼是用面烙制的薄饼,有的与萝卜一起吃用,有的在面粉里加进葱花,烙成葱花油饼,最讲究的是把饼里卷上青韭内馅,称为春卷。

吃春盘的习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唐代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的诗句就是尝春的意思。如今吃春盘、春饼的习俗已经不多见,人们一般选择吃饺子与面条,称为“迎春饺子打春面”。

立春这天,鲁北和鲁西南一带,年轻的母亲会用彩色碎布头缝制成“春公鸡”、“春咕咕”、“水娃姓”等小玩具,给孩子作为节日饰物。春公鸡钉在孩子的左衣袖上,取鸡谐音“吉”,象征孩子吉祥如意,春娃娃类似于年面上的娃娃,寄托着母亲对孩子迎着春风茁壮成长的殷切期望。滕县、惠民等地,凡是没种牛痘的儿童,在春公鸡的嘴上还要叼一串黄豆粒,儿童几岁就叼几粒,以鸡吃豆米隐寓着孩子将不再生天花、麻疹等病的意思。这种传统习俗至今在大部分地区依然盛行。

立春日,山东大部分地区没有什么禁忌,但莱阳当地忌讳挑水和掏灰。据说谁挑了水,一年当中会精神不振光打瞌睡;掏了灰,一年的好运就被掏跑了。郓城则忌讳儿童在家过立春节,不满十岁的孩子要到邻家度过立春,称为“躲春”。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山东立春风俗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