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雷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因曾官太子少傅,故后世常称白香山或白太傅。白居易主要生活在中唐贞元、元和年间。当时唐王室已日趋衰微,内则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千戈遍地,赋税繁重;外则回纥、吐蕃不断侵扰;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走向尖锐化。但另一方面,在元和初期,由于社会获得了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政府在实行“两税法”后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某些皇帝(如宪宗)也曾有过励精图治的愿望。在宪宗时,还出现了一段短时间的被有的人称为“中兴”的政治上较为清明的时期。这便给当时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带来了改革现实的要求和一线希望。
赏析:这首诗把忠州的冬暖、春早写得既具体又生动。作于元和十五年(元820年)春。瘴地一一古人对南方湿热地方的泛称。这里指忠州。蛰——指虫蛇冬眠,蛰伏在土中或洞穴里,不吃不动公。空余二句——作者《答扬使君登楼见忆》:“忠(州)、万(州)楼中南北望……各是笼禽作使君(刺史)。”又《寄微之(元穰的宇)》:“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指忠州)。”原注:“时微之为虢州(在豫西)长史。”这两首诗与《闻雷》是同时期的作品。可见作者当时不安于忠州的心境。方寸,心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