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节是每年2月中下旬。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可以说是其前身。有些地区还把它称之为谢肉节和忏悔节,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
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生话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
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欧洲和和南美洲地区的人们都庆祝狂欢节,但各地庆祝节日的日期并不相同,一般大部分国家都在2月中下旬举行庆祝活动。各国的狂欢节都颇具特色,但总的来说,都是以毫无节制的纵洒饮乐著称,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巴西的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的胜景,集中于原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节日前,该市的每座高楼大厦、每条街道、每间房屋,都装饰得五彩缤纷。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游客,纷至沓来。音乐家们每年都专门为狂欢节创作新的乐曲,其中包括舞曲、进行曲、抒情歌曲等。这些乐曲由艺术家们亲自在街道或广扬上演出,经过广播很快就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里约热内卢还设有十几所桑巴舞学校,专门教授节日的主要舞蹈——桑巴舞。狂欢节之日,市内的男女老少,大都穿起令人眼花缭乱的艳装丽服,或勾画着脸谱,或戴上奇特的假而具,潮水般涌向街头、广场,争相观看或参加热闹的游行。
在游行中,除了仪仗队和花团锦簇般的彩车队之外,引人注目的是边歌边舞的队伍。每队歌舞的人群中,都选有一位“国王”和一位“王后”,他们像指挥样,以其活泼有趣的姿态影响着全队人,使欢乐的气氛一直保持着高潮。
人们在节日里喜欢跳桑巴舞,这种辟源于非洲,传入巴西后,吸收了葡萄牙和印第安人舞蹈艺术的精华,发展而成。桑巴舞舞姿活跃而热烈,舞蹈者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激情的动作和欢快的旋转中时时跳动有的舞伴,有时还故意将对方绊倒,被绊倒者都能运用巧妙的舞步,轻盈地站起,重新起舞,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