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南美洲地区都有狂欢节,但各地庆祝节日的日期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大部分国家都在一年的2月中下旬举行庆祝活动。各国的狂欢节各具特色,但都以毫无节制的纵酒饮乐著称。人们在狂欢节期间都会放下手里的工作,一起去街上游行,不受约束地恶作剧。有些疯狂的快乐在这时会感染每一个人,被工作折磨的身心也会在狂欢节得到放松。
狂欢节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古希腊的酒神节、古罗马的农神节也可以说是它的前身,但基督教与狂欢节的关系最为密切。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进食肉食,要不断反省、忏悔,以纪念在复活节前三天为人类承受磨难的耶稣。这段日子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三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等,纵情欢乐,做好迎接斋期的准备。“狂欢节”便是这样而来的。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得人心地被保留下来,成为人们纵情欢乐的重要节日。
狂欢节的拉丁文意为“告别肉食”,在英文中被翻译成“Carnvial”,中文音译为“嘉年华”。
欧美各国基本都有自己的狂欢节,但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西班牙西红柿狂欢节、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
狂欢节的激情和欢乐,不仅会使一座城市沸腾起来,也会吸引其他区人们的目光。众多游客闻风而至,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每年都有数十万的外国人专程来领略狂欢节的风情。
各国的狂欢节都展现了各自国家的独特文化,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以欢快的桑巴舞著称,威尼斯狂欢节以面具著称,在西班牙的西红柿狂欢节上,人们则相互投掷西红柿。
到现代,其它非基督教国家都开始兴起了狂欢节。他们或效仿欧美在固定日期举办狂欢节巡演,如我国深圳的华侨城狂欢节,或在城市里举办“嘉年华”主题公园,吸引游人来狂欢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