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节这个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西方节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今已经流行于许多国家,在我国美丽的乌镇香市也兴起了一个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江南水乡狂欢节。
乌镇香市一年一度的水乡狂欢节一般在早春三月末四月初开始,多则一月,少则半月,定期举行,展示乌镇民清风俗,并为各类商贸活动提供平台。江南水乡狂欢节由当地旅游开发主管部门——桐乡市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独家承办,其主要内容包括:
蚕花圣会:由乡民组织数百人巡游,前面抬阁里蚕花仙子开道,后面跟着祭神班子、吹打班子和神戏道子,丝竹声声、鼓乐喧天;居民大都全家出动,观礼求福、售货购物。形成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热闹场景。民谣“三月三、庙门开,乡下蚕娘出门槛,东亦逛、西亦颠,轧朵蚕花回家来”正是蚕农狂欢的真实写照。
水龙大会:由于江南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地方百姓十分重视防火。从清朝开始,每年春秋两季,民间救火团体都会自发组织队伍举行“乌清水龙大会”,名为比试高低,实为救火演练,场面颇为壮 观。如今我们看到的龙队所使用的便是清末民国时期保存下采的杠杆式、冲压式、推拉式等消防泵龙。尽管这些消防器材和方式今天看来十分笨拙原始,却都是当年最先进的“舶来消防品”。
水乡婚礼:江南水乡婚礼讲究“水陆并进”,别有一番风味。当老街上鞭炮震耳、笙乐奏响时,河面上也是洪锣声声、鼓乐喧天,新郎在前喜上眉梢,新娘在后端坐花轿,喜娘宾朋相拥两旁,水上嫁妆齐行并进,迎进喜堂交拜成双、送入洞房百年好合。这一系列水乡迎亲、船运嫁妆、喜堂交拜、贺喜成双的地方婚俗礼仪,可以看到乌镇民间结婚的习俗和排场。
踏白船:乌镇东市河里,场面最壮观的要数“踏白船”,它是一种集娱乐、竞技和助兴于一体的水上活动。改装渔船为踏白船,抽调最有力量的壮汉,按每船双詹八桨的装备要求参加踏白船竞赛。届时船头大鼓劲擂,船梢洪锣压奏,众大汉齐心发力、吼声震天,只见操桨者躬伸齐整、拉帮者背贴水面,形如龙、快如弓,犹如蛟龙现形、腾空出水,于是两岸观者欢声雷动、彩声连连,场面蔚为壮观,极具水乡风情。
此外,“水上丝竹”、“水上高竿”、“水上船拳”,也是一道道江南风味迥然的农家鲜。还有一个纪念舍己救人的秀才的瘟元帅庙会,活动场面热闹非凡,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