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大全 > 西方节日 > 感恩节 > 感恩故事集—徐悲鸿“画猫”“赠马”

感恩故事集—徐悲鸿“画猫”“赠马”

来源:礼尚网来作者:礼尚网来发表时间:2012-11-14 浏览次数:4219

说到徐悲鸿笔下的马,就如说到齐白石笔下的虾,傅抱石擅长的山水一样。在徐悲鸿一生创作的各种体裁、主题的绘画作品里,无一不流露出他那犹如鸿雁哀鸣的激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战时期的徐悲鸿,和重庆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说到徐悲鸿笔下的马,就如说到齐白石笔下的虾,傅抱石擅长的山水一样。在徐悲鸿一生创作的各种体裁、主题的绘画作品里,无一不流露出他那犹如鸿雁哀鸣的激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战时期的徐悲鸿,和重庆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1937年8月,中央大学迁移至重庆,在该校任教的徐悲鸿也来到了重庆。经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找到了这位艺术大师当年在重庆的住所——江北区盘溪的石家祠堂。根据史料的描述,久居本来有两栋两层的小楼,宽阔的院落中间原本还有一个亭子。而今却只剩下一栋小楼,住着8户普通的居民。当年,徐悲鸿就是每月用3幅画抵扣房租,租下石家祠堂的部分宅院,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活动的。事隔半个多世纪,一些往事还在流传。

一言“画猫”。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徐悲鸿怀着一颗爱国心拿起笔来,用自己的方式痛斥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怒猫图》的问世足已显示出他当时愤怒的心情:图中一只小老虎似的雄猫站立于巨石上,竖起双耳,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像要扑出纸面,跃跃欲试。田汉还用遒劲的书法在画幅上作诗,对徐悲鸿爱憎分明的正义感给予褒扬。诗云:“一是随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连宵,共嗟鼠辈骄横甚,难怪悲鸿写怒猫。”

二言“赠马”。抗战爆发之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当时许多国立学府随政府迁到重庆,仅沙坪坝就集中了国立中央大学、国立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等学校,遗憾的是却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更不见有能出版和销售进步书籍的地方。因此莘莘学子一再呼吁,渴望有人来促成这件好事。

当时有人找到徐悲鸿,大胆讲出了自己的想法。徐悲鸿听完沉思片刻,说:“你想办个出版社,我支持。我虽不是富翁,但出点钱还是办得到的。不过要办就得办出自己的特色,应多出版些世界名著和国内的好作品。你回去找中央大学的一些知名教授担任编委,他们答应了再来找我要钱。”几天之后,徐悲鸿拿出了2000元教其作开办费,并说:“这是我卖的两匹‘马’的价钱”不久,正风出版社就在沙坪坝正式开张了,出版了很多享誉文坛的世界名著和国内进步书籍。这些书籍对当时遭受战争摧残的国民是种极大的鼓舞。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用户

大师的画,就是不错

2013-03-15 11:38:42
总计 1 个记录   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文章

关键词: 感恩故事集

最新发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