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民间传统节日,也是当今最独特有趣的一个节日。愚人节是4月1日这一天,人们以轻松娱乐为目的,编造各种或滑稽荒诞、或骇人听闻的谎言,互相欺骗取乐,而这一天也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任意玩弄各种小把戏而不必承担后果,只需说一声“愚人节玩笑”,任何玩笑和恶作剧就都会被原谅。
愚人节已出现了几百年,对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度的“诠俚节”。该节是每年的3月31日,节日当夭,全国上下无论长幼尊卑,都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为乐。还有一种说法是,愚人节起源于法国。在中世纪时,多数基督教国家都使用儒略历,把3月25日到4月1日作为新年节期来庆祝,并在4月1日这天互赠礼物致贺新年。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念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4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守旧人士旧俗难改,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互送礼品,庆祝新年。但这个新年本身就是虚假的,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同时更有聪明滑稽者在4月1日这天赠送给守旧人士虚假的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的新年招待会——点心盒里面装的可能是石头,声称前去拜访,却让主人空等半天。上当的人不甘心,也照样回敬报复他们,久而久之,人们在4月1日互相愚弄,就成为法国流行的习俗。
如今,随着各国文化的交流越发的紧密,愚人节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度的节日。愚人节在中国也是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一些喜欢恶搞的年轻人。在这一天朋友间或恋人间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捉弄对方。
在一些商家的推动下,各种搞怪愚人节礼物也相应推出,看来节日还是逃不过商业化的命运。但在愚人节传递的这种商业气息往往都是充满娱乐性与搞笑性,正好给如今压力山大的生活环境减见压也未必不是好事。